近年来,宁国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所需、人才所想、企业所急、基层所盼,以系统思维审视改革、谋划改革、推进改革,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取得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为营造改革创新、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市委深改委从全市年度改革案例中评选出“2023年度全市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作为全市“工业主战场”“经济增长极”,2023年以来,宁国经开区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原则,围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目标,推行“精管委会+强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机制和综合投资优势转变。2024年一季度,经开区拥有规上企业366家,实现产值增幅5.2%,增加值增幅8.4%,固定资产增幅14.7%,技改增幅50%。1-5月366家规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3%,增加值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9.4%。
聚焦顶层设计,瘦身强体实现“有为管委会”与“有效市场”融合
一是率先争取改革试点。宁国经开区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敢于求新突破。2023年4月,省委编办将宁国经开区作为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直联点。
二是科学开展机构整合。以党政统筹、机构优化设置为着力点,将原来18个部门整合为党政综合部、财政局、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规划建设局、综合执法局6大部门。彻底解决机构臃肿问题,形成以“大党建”“大经济”“大建设”“大服务”为核心的精简高效运行体系,有效提升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能力。
三是创新搭建运营公司。围绕园区产业招商、项目建设、资产运营、企业孵化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新成立信达服务公司,与经开控股集团、兴港化工公司适度错位、互补发展,形成“1(管委会)+3(运营公司)”管理模式。
聚焦主责主业,重塑架构实现“大包大揽”向“经济发展”转变
一是依规剥离社会事务。对园区承担的教育、文化、民政、卫生健康、城市管理、信访维稳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梳理,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地剥离社会事务9项,将园区服务、开发运营业务移交给信达服务公司。通过精准“瘦身”、松绑赋能,宁国经开区轻装上阵,迸发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二是更加专注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持续优化项目审批事项,实现流程再造,更加专注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科技创新、为企服务,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新高地、人才集聚的蓄水池和税源培植的核心区。
三是持续优化为企服务。构建“领导联片、局室联格、干部联企”网格化服务体系,形成南山、河沥、港口、汪溪、中德智造小镇、中溪园区六个片区26个网格。通过现场走访调研、线上办公、QQ和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惠企政策,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服务。2023年共走访企业10651批次,入企宣讲惠企政策10461批次,收集解决企业问题444个。四是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专员)制度,明确一般重点项目由一名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服务专员。重大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机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汇集规划建设、招商、项目等专业人员,成立服务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聚焦选人用人,全员聘任实现“人岗相适”和“人尽其用”转变
一是打破身份岗位限制。大胆先行先试,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现以岗选人、同岗同酬。行政编、事业编、聘用人员,实行同台竞聘、公平竞争。
二是实行全员岗位竞聘。按照“全体起立、竞聘上岗、择优选配”的原则,通过“竞职演讲+线上民主测评+工作表现评价”方式,组织、纪检、人社等部门全程参与,公平、公正、公开实行岗位竞聘。共聘雇员169人,3名非科级干部竞职为部门副职,9名科级干部落聘部门正副职,平均一个岗位2.6人竞争。
三是实施岗位双向选择。充分尊重员工个人意愿,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对科室负责人以下工作人员,全部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工作岗位。打通干部交流使用的壁垒,实现在更大范围内“因岗选人、因事择人”,干部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充分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聚焦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实现“工作落实”与“结果运用”结合
一是实行以岗定薪。建立管理、专业通道相并行的双通道体系,实行“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宽带绩效薪酬体系。其中,管理通道设置一至七级雇员岗位,专业通道设置五至三级雇员岗位。
二是实行双轨管理。对在编在岗人员,实行编内任职和实际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绩效工资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岗位聘任管理相分离“双轨运行”模式。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按照“按绩取酬、奖优罚劣”的原则,对6个内设局室实行“季度+年度”考核机制。根据上级下达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及宁国经开区重点工作,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奖惩激励等直接挂钩,动态调整员工次年绩效薪档,实现“雇员级别能上能下、绩效工资能增能减”的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