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三个四”目标任务,市科技局组建了“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集群党委,联动科技系统“党员先锋”行动,成立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党建共同体等4个共同体,共同体从市政府主导成立、市科技局牵头的鄂尔多斯实验室、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四个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突破,全力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强功能”,发挥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一、把握组织政治属性,强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力。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党建共同体是党建引领下统筹新型研发科技创新,实现共同发展“组织共同体”。市科技局推动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和鄂尔多斯实验室成立市直机关直属党支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国投集团所属党支部,共同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四下基层活动8次,联合举办“科技大讲堂”4期、专题读书班4期,“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得到持续深化。在“党建+科技创新”的实践推动下,科技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形成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强化高质量发展策源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
鄂尔多斯市锚定“四个世界级”产业发展,坚持“引进+培养+扶持”的科技人才工作思路,聚焦新能源、煤化工、智慧矿山等科研领域,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建立了持久务实的合作机制,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相结合,加速科技人才集聚。一是加强自主人才培养。加强顶层设计,发布人才新政2.0版、“科技新政30条”2.0版,充分利用各级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目前,四个新型研发机构共有在职工作人员280余人(其中中共党员106人),实施人才培养开发计划,梯次化培养各类人才。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瞄准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领域、重点紧缺领域,创新引才方式,拓展引才渠道,采取全职引进、顾问咨询、项目合作、双聘互培等引智方式,实现人才分层次引进。引进金之钧、武强、李根生、朴哲范4位院士,聘请21位院士为市政府特聘科技顾问,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共引进专家团队54个(其中,鄂尔多斯实验室15个、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9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17个、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13个)。建成北京、深圳、上海、雄安人才科创飞地。
三、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鄂尔多斯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八大行动,制定33项重点任务清单。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我市统计规上企业研发项目经费首次突破百亿,连续四年保持20亿元以上的增长,成功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共同体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围绕科技创新重点任务,以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开展“党建+科技创新”主题活动,把党建的思想、策略和方法引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各环节中,按照党组“把关定向”、党支部和攻关团队“项目攻坚”、党员“岗位建功”的定位,对项目的申报立项、组织实施和验收评估实施全过程管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
截至目前,四个新型研发机构共支持各级科技计划项目46项、资金37254万元(其中,鄂尔多斯实验室22个项目、16837万元,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5个项目、6400万元,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院13个项目、9800万元,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6个项目、4217万元)。其中,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完成的《煤矿突水体安全深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资金4500万元;由鄂尔多斯实验室完成的“CO2加氢制绿色航煤关键技术研发”等28项项目获批自治区重大专项,支持资金28007万元;由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完成的碳达峰目标下鄂尔多斯市CO2封存选址及源汇匹配技术研究等17项项目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资金4747万元。
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高质量发展转化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科技创新是科研机构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共同体围绕“三个四”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硅碳负极宏量制备技术、风-光-储-冷-热-电一体化“零碳”机场项目、“载山”智能运载机器人首台(套)、全球首创标准化带压电解槽及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及设备等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重磅发布,并已落地鄂尔多斯。截至目前,四个新型研发机构共申请专利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SCI、EI、NATURE等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6部,参与制定标准2项。
共同体坚持政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高效产出和就地转化,强化绩效评估,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协同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支撑发展形成新态势。
鄂尔多斯科技系统将树立“融合党建”系统思维,强化党建共同体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导向,深化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集聚人才资源、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场景应用创新城市。
来源:市科学技术局机关党委